一起上看小说 > 重生北魏末年最新 > 第168章 各有所思

第168章 各有所思


第168章  各有所思

        长安丞相府。

        直事郎中宇文深为宇文泰分析道:

        “丞相,常言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高欢欲以大军入关,无非走蒲津渡河、强攻潼关、或是由上洛叩关蓝田这三条道路,而恒农聚粮,三路都可支应,下官以为,此事可信。”

        宇文深是宇文泰的族子,其人好读兵书,有智谋,深得宇文泰看重。

        但宇文泰没有立即表态,他示意众人畅所欲言。

        即将领军前往杨氏壁(陕西韩城东北、龙门西岸)平定民乱的另一名心腹于谨建言道:

        “贺六浑固守兵法,却不知变通,如今其部聚于晋阳,而粮草屯于恒农,孙子曰‘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如今关中粮食匮乏,丞相东出潼关,劫掠恒农,高欢远在晋阳,难以相救,若成,其一可解粮用之急,其二也可挫其锐气,请丞相察之。”

        于谨是宇文泰任夏州刺史时的夏州长史,两人之间亲密的关系,不必多说。

        众人纷纷支持于谨的看法,认为恒农之粮可取。

        就连新近提拔的左丞苏绰也进言道:

        “如今关西疲敝,关东之人向来骄狂,以为我等自顾不暇,必然无备,丞相取之不难。”

        宇文泰认真倾听了众人意见,他没有立即表态,而是向急于东出劫粮的亲信们问了一个问题:

        “高澄去了哪?”

        高澄的去向不是秘密,早有探子传回消息,高澄领洛阳京畿兵北上晋阳,准备随高欢走蒲津渡河。

        但此时宇文泰特意再问,也让众人深思起来,没有人会觉得宇文泰忘记了这个消息,真有这样的蠢人也不能被招来商议军务。

        就如同高澄早就做了规定,高季式一旦饮酒,便不准参与议事。

        宇文泰很快抛出了第二个问题:

        “高澄真的去了晋阳?”

        赵贵试探问道:

        “丞相之意,是高澄故作假消息,迷惑我等,其实已在恒农?”

        宇文泰肯定道:

        “没错!高澄必在恒农!”

        “这”

        众人闻言大为不解。

        宇文泰自信的解释道:

        “高澄先命王思政为恒农郡守,随后关中大旱,高澄又命独孤永业领四千人驰援恒农,其用意,就是担心我等趁机东出,劫掠恒农之粮。

        “如今恒农大肆屯粮,他却视而不见,不仅不增兵防御,反而要领军北上与高欢汇合。

        “事出反常,必有蹊跷。

        “我断定!高澄绝对没有去晋阳,他就在恒农设伏,等待我军东出。”

        潼关救援给了宇文泰太深的印象。

        高澄用四千骑兵,南北包抄宇文泰六千骑兵,做出要将他拖在原地,配合山后的伏兵一举围歼的假象。

        硬生生把宇文泰吓跑。

        事后得知高澄麾下一共才五千骑,都是长途奔袭的疲惫之士,宇文泰时常扼腕叹息。

        但是在不清楚真假的情况下,无论做多少次选择,宇文泰还是会领军突围。

        因为他已经实现了潼关之战的战略意图:以击败关东军队的胜利,震慑关西人心。

        宇文泰不可能再去冒险,细究山后究竟是不是真有伏兵,一旦迟疑,真被拖住了,一场大胜很容易转化成大败,甚至有被围歼的风险。

        此战之后,更多的细节被宇文泰知晓,诸如高澄数次劝说窦泰不能轻敌,不能叩关。

        这也进一步加深了宇文泰对高澄的忌惮。

        高家父子都有智谋,年老的高欢已经被傲慢情绪所左右,高澄却还保持了一份清醒,他才是自己的心腹大患。

        世事就是如此难以预料,历史上宇文泰认定高欢骄狂,完全有可能在恒农的安排上出现重大纰漏,从而出兵袭取恒农。

        而如今,宇文泰不认为高欢、高澄两父子同时犯下这种错误,尤其是高澄对自己袭取恒农早有戒备的基础上。

        经宇文泰一番分析,众人也回过味来。

        赵贵不甘道:

        “恒农之粮近在眼前,却不能取唉!”

        重重一声叹息,叩击在众人心上,引发共鸣。

        宇文泰却笑道:

        “谁说我不取恒农。”

        宇文深最先反应过来:

        “丞相是想用一支军队为诱饵,诱骗高澄追击,再以伏兵袭之?”

        宇文泰拍案而起:

        “不错!高澄一败,恒农必入我手!”

        众人闻言纷纷称是。

        当宇文泰准备领军东出的时候,从西方传来消息,南梁下了血本从蜀地调了一批粮食北上。

        军粮危机暂时解除,众人都以为宇文泰要罢兵的时候,宇文泰却执意东出。

        对于宇文泰来说,若能趁机除去高澄这个心腹大患,远比恒农之粮更为重要。

        高欢的继承人,如此能力,才十六岁呀!

        高澄要是知道宇文泰心中所想,绝对要指着对方鼻子,臭骂他忘恩负义。

        南梁为什么给粮食,难道你宇文泰心里没有一点数吗?

        还不是看他小高王的面子,要不是有他的存在,高贵的萧菩萨又怎么会低头看一眼人间,为了扶西抗东,拼上老本。

        当然,高澄注定是不知道这些事情的,他还跟窦泰在山里吃灰。

        偶尔会回想起身处洛阳的娇妻美妾,在此之余,也会想到当日见到的李昌仪。

        关于李昌仪的非议有许多,最主要的是争宠,高慎常与一名叫显公的和尚夜宿,李昌仪从中挑拨,唆使高慎杀了显公和尚。

        以及告密,杨愔等人图谋要杀高演、高湛,却与同谋者高归彦交恶,致使高演、高湛得知他们的密谋。

        李祖娥又将此事告诉自己的同族李昌仪,李昌仪惶恐之下向娄昭君告密。

        争宠这事没得洗,但告密确实值得说道,至少在高澄看来,李昌仪没有被感情左右,而是理智地选择存身之道,并不是一件错事。

        兵权都在娄昭君与高氏兄弟手中,谋事本就艰难,还非要大声密谋,哪有成事的道理。

        何况,高澄确实对李昌仪抱有好感,并非是相貌,而是她能够恪守妇道。

        历史上的高澄为了给崔暹出气,调戏李昌仪。

        以高澄滔天的权势、俊美的相貌,别的妇人早就半推半就与他私通,给高慎戴一顶绿油油的帽子。

        但李昌仪却选择将此事告诉丈夫,没有被高澄的相貌、权势所诱惑。

        小高王领军在外,也不忘在妻妾身边安插眼线的性格。

        又怎么不喜爱李昌仪这种行为。

        至于争宠好妒,那不过是小事罢了,在自己老糊涂之前,出不了大问题。

        而等到自己都老糊涂了,李昌仪哪还有姿色争宠邀媚。

        更何况,吃下李昌仪,也不是为了自己,更多的还是出于公心。

        高慎就是休了崔暹的妹妹,再娶李昌仪,导致两家结仇。

        崔暹是自己倚重的文臣,高慎的两个弟弟高敖曹、高季式又是自己信任的武将,为了下属不生间隙,他才不得不出面为高慎代劳。

        这些当事人,尤其是高慎,要是知道自己的苦心,都应该送一份厚礼,表示感激。

        当然,礼物没到,高澄也不会责怪他们,毕竟他这人以宽仁闻名。

        就在高澄遐想李昌仪的时候,西方有快马奔来报信:

        “大将军,潼关有异动。”

        斥候遥声呼喊让高澄精神一振。

        将斥候唤到跟前,高澄急迫道:

        “快些将情况说明。”

        斥候缓了一口气,回答道:

        “如今潼关已经戒严,不许进出,上次出现这种情况是宇文泰袭击窦将军的时候。”

        一旁的窦泰闻言脸色骤变,黑得彻底。

        高澄强忍住笑意,挥手让斥候退去歇息。

        又拍着窦泰的肩膀宽慰道:

        “窦将军莫要为此郁结在心,此番击破宇文泰,足以雪当日潼关之耻。”

        窦泰闻言神色好看了许多。

        之所以不再唤姨父,自然是因为身在军中,不能向平时随意。

        高澄安抚了窦泰,便一心等待宇文泰兵临恒农城下。

        果然,当天夜里,就有一支上万人的步卒出潼关,向东而行。

        观察到这一情况,又见西魏哨骑已经散开,东魏斥候也纷纷撤退。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这支步卒之后,宇文泰亲领万骑出关。

        这一次西魏出关将领共有独孤信、李弼、赵贵、于谨、若干惠、侯莫陈崇、达奚武、梁御、怡峰、刘亮、李远、王德等十二人。

        沙苑之战,宇文泰前期只领万人迎敌,并不是西魏只有万人,当初侯莫陈悦都能有数万将士。

        只不过是在四处平定民乱,一时难以调集。

        比如这一次,本来应该往杨氏壁平定民乱的于谨就被抽调东征,而杨氏壁民乱另有将领平定。

        当于谨打着宇文泰的旗帜,领梁御、怡峰、刘亮、李远、王德等人率步卒一万,抵达恒农城下,做着攻城准备的时候。

        与高澄一同在山上观望的窦泰看见宇文泰的旗帜,已经忍不住向高澄请战:

        “大将军,还请莫要迟疑,我军三万步骑,与恒农守军里外夹击,西军必溃,泰愿为先锋,请大将军恩准。”

        高澄远眺西魏军阵,凝眉不语。

        在窦泰再三催促下,高澄突然问道:

        “窦将军是要置澄于死地吗?”

        凌晨还有,但是不要等。恒农其实就是弘农,避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讳,才改为恒农。

        感谢书友一叶知秋aqa的打赏。


  (https://www.173xsw.cc/3612_3612668/116395046.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