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明朝:我的巨舰大炮在线 > 第199章 三百单八,遇顺则止

第199章 三百单八,遇顺则止


一夜无事,大家都休息得很好,李自成的追兵也没有在夜间跟来,他们也怕掉落悬崖下摔死。

  天亮的时候,王昊又查看了一下孙传庭的伤势。

  发现孙传庭的情况已经有了明显好转,烧也退了,伤口也没有发炎,伤口周边的肌肉的红肿也消退了很多。

  王昊又给孙传庭喂了三粒“绝世仙丹”。

  同时不忘叮嘱他:“受恩莫忘。”

  ……

  吃过早餐之后,有留在“七十二拐”放哨的亲兵过来禀报:

  “禀告提督大人,有大队贼军已进入“七十二拐”的山道,人数很多,至少在五千人以上。”

  看来,李自成还是不甘心,必欲致孙传庭于死地而后快。

  不过,这种山道,他来十万大军都没用。

  只要用一百名燧发火枪兵守在上面,给他们足够的弹药,来多少死多少。

  ……

  将断后的事交给奶奶的熊……熊少平。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奶奶的熊。)

  ……

  王昊给了熊少平两百名亲兵,又给了他一些火药包。叮嘱他守上一天就行。

  然后,就砍了两根木杆,用一块布匹扎在两根木杆之间。

  亲手为孙传庭做了一副担架,让亲兵们轮流抬着孙传庭走。

  同时不忘叮嘱孙传庭:“受恩莫忘。”

  ……

  白陉的道路,最艰险的就是“七十拐”和“山巅”路。过了这两个地方,虽然道路依旧艰险,但却好走了很多。

  不过,依旧走得不快。

  因为孙传庭的身体有些支撑不住。

  此前失血很多身体很虚,后来,清洗烂肉和伤口缝合时,又几次疼得昏死过去。这样反复折腾,自然是大伤元气,没有个三五个月,估计都恢复不过来。

  现在虽然有人用担架抬着他走,但是,山路蜿蜒曲折,高低不平,在这种山路上抬着担架走,也难免会有颠簸。几乎是每隔两个小时,就要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

  就这样走了两天,到第三天早上时,断后的熊少平也跟上来了。李自成的军队又死了上千人。最后,李双喜和高一功见根本无法通过“七十二拐”和“山巅路”,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退回去了。

  就这样又走两个时辰,便来到了黑毛沟大峡谷。

  ……

  (附录图片:黑毛沟大峡谷。)

  ……

  这里差不多相当于是白陉的出口,出了这里就到达了山西晋城市陵川县马圪当乡双底村了。

  峡谷全长大约4公里左右,白陉的道路从狭谷中间穿过。这是非常险峻的深谷幽峡,峡谷蜿蜒,峭壁耸天,最窄处不足10米。

  峡谷中修有关隘。

  这种地方修的关隘,要想强攻是非常困难的,在原本的历史上,直到孙传庭死后,李自成才从陕西方向攻入山西。若是想从白陉攻入山西,几乎是不可的。

  而现在,山西全境都还在明军手上。

  守在关隘中的,是山西总兵周遇吉。这个周遇吉,也算是一员良将。

  在原本的历史上,周遇吉多次击退张献忠和李自成对山西的进攻,并且,周遇吉还曾数次与清军血战。到崇祯十六年,孙传庭战死之后,李自成挥师攻打山西,周遇吉率军抵抗,最后因寡不敌众,在宁武关死战不退,被乱箭射死。

  从官职上来说,周遇吉算是孙传庭的下属。

  不过,王昊并不想暴露孙传庭的行踪,只是写了份通关文书,再盖上孙传庭随身携带的印授,便顺利通过了关隘。

  过了关隘,便进入了山西。

  到了这里,才算是彻底摆脱了李自成的追兵,然后,便依旧混在商队之中,踏上了返回皮岛的行程。

  ……

  ……

  怀庆府,李自成军营。

  李自成大胜了一场,击败了宿敌孙传庭,民军士气大振。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孙传庭给跑了。

  为此,李自成连续派出了三支追兵,第一支李过率五百骑兵追击,李过战死,骑兵被击溃;第二支李双喜带一千骑兵追击,在“白陉七十二拐”遇阻,死伤过半;第三支田见秀带五千人追击,也先后受阻于“白陉七十二拐”和山巅道。

  “到底还是让这只恶魔给跑掉了。”

  庆功宴上,李自成叹了口气,略微觉得有些美中不足。

  “闯王勿忧。”

  一旁的牛金星站起身来,向李自成施了一礼道:

  “听说那孙传庭身受多处重伤,早已奄奄一息。如今时至夏日,外邪易入。依属下看,孙传庭就算不死,也活不了多久了。

  而且,如今闯王大势已成,而明军精锐尽失。就算孙传庭活得好好的,也休想再撼动闯王半分!”

  帐中诸将闻言,纷纷出声赞同。

  随后,军师顾君恩又站出来说道:“明朝气数已尽,精锐尽失,再无人能挡闯王兵锋。依属下之见,咱们今后再也不需要到处转战劫掠了。

  咱们应该据城而守,设官牧民,圈地称王,图谋万世基业了。”

  “难道……叫闯王不好吗?”李自成问道。

  “不是不好。”

  顾君恩笑道:“闯王这个称号,倒是威武霸气,但却不适合用来建国。如果咱们要建国,称为……“闯国”,未免就显得不够文雅。为了建国着想,还是得改一个文雅点的王号为好。”

  李自成想了一下,觉得“闯王”这个称号,也确实是匪气太重,只适合于在建国之前使用。

  遂问道:“依顾军师之见,该取何称号?”

  顾君恩道:“前有刘伯温为太祖朱元璋算卜,卜明朝历数之长短时,刘伯温曾有言曰:朱氏基业三百单八,遇顺则止。”

  李自成不是很明白,便向顾君恩拱了拱手道:“还请军师解惑。”

  “大王客气了。”

  顾君恩还了一礼,又接着说道:“这个“三百单八”,不是三百零八年,而是一个“顺”字。

  这个“顺”字,左边是竖着的“三”,右边的上部是“百”字,中间是“一”字,下部是“八”字。

  所以,“顺”字拆开,就是……“三百一八”,一为单,故可称为是“三百单八”。

  后面一句“遇顺则止”,意思是……明朝气数,在遇到顺王后就完结了。

  因此,属下建议大王的王号里,得有一个“顺”字,所建的国号里,也得有一个“顺”字。”

  李自成一听,觉得贼有道理。

  经过一番讨论,便决定趁机攻打潼关夺取西安,等到攻破西安后,再以西安为都城,称王建国。

  从此刻起,李自成便正式结束了流寇生涯。

  并且决定采纳顾君恩的建议,每攻下一块地盘,就给百姓分田分地,善待读书人,设官牧民,建立属于他自己的行政管理架构。

  ……

  (附录图片二:刘伯温预言碑,至今无人能懂。)

  ……

  (附录图片一:神机妙算刘伯温。)


  (https://www.173xsw.cc/4158_4158238/11110943.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