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 第205章 开创一个新的商业体系

第205章 开创一个新的商业体系


“林凯峰同志,这里没有第三个人,刚才进来的时候,我已经让人守在门口,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许进来。”

  “现在,我需要你跟我说一句实话,北方机械公司拿出巨额资金入股江城柴油机厂,真实用意是什么?”

  “不要跟我说是为了增加他们的产能,这种话糊弄糊弄一般人还可以,对我,一点用都没有。”

  第二天中午,一机部部长王长生,单独将林凯峰叫到总经理办公室。

  用一副前所未有的严肃语气,要求林凯峰实话实说。

  北方机械公司入股江城柴油机厂的真实目的,绝不可能如林凯峰说的这样简单。

  诚然。

  江城柴油机厂的确缺钱。

  没有充足的资金,就无法升级产线,扩大才能。

  但不代表林凯峰的选择,只有江柴一家企业。

  自从知道北方机械公司的存在,王长生一直暗中关注林凯峰。

  从林凯峰所做的各项决策分析,此人考虑甚远。

  别人下棋是走一步看一步。

  唯独林凯峰。

  刚刚落子,已经可以看穿全局。

  林凯峰沉默片刻,回答道:“报告领导,我确实有别的想法。”

  说完,林凯峰缓缓从沙发站了起来。

  “江城柴油机厂缺乏资金,无法进行产线升级,这些只是明面说法。”

  “我的真实用意是想借助入股江城柴油机厂,进行一项尝试。”

  “打开一个有利于发展的惯例。”

  王长生露出玩味的表情,伸手指向林凯峰,打趣道:“创造惯例,你小子的野心果然不小,就不怕自己把自己害死?”

  “你小子的做事风格,从来都是不走寻常路,遇到一些正面解决不了的问题,往往会以一种非常规方式,侧面完成你的目标。”

  “全国大大小小的柴油机厂数不胜数,比江城柴油机厂实力更强,更缺乏资金的大型柴油机企业不在少数。”

  “偏偏选择江城柴油机厂,不单是因为他们距离你们企业位置较近,说说吧,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

  林凯峰深吸一口气,正色说道:“领导,我想开创一个新的商业体系,允许企业入股企业,通过资金和技术增强合作企业的研发生产能力。”

  “打破国有企业之间,缺乏统一指挥,各自为战的局面。”

  长久以来,龙国一直实施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方针。

  各系统企业亲如兄弟,互相帮助不分彼此。

  国门没有打开之前,全国一盘棋的局面为国家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

  国门打开,面对汹涌而来的外资企业,龙国的各类型企业必然会面临各自为战的不利窘境。

  70年代初期。

  伴随着四三计划开始,国家第一次感觉到,龙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如此之大。

  对于出口商品的重视程度,比以往二十多年加在一起还要高。

  每年颁布大量的会议精神,鼓励各地企业工厂,提高商品竞争力。

  大力出口创汇,为国家建设起到帮助作用。

  搞了多年的广交会,龙国出口了大量商品。

  获得的资金又有多少?

  林凯峰痛心疾首地说道:“长期以来,国外始终将咱们龙国,当成廉价生产材料出口国,向咱们购买的商品中,农副产品份额占了一半。”

  “我们制造的汽车,拖拉机,工业设备,农用生产工具,有几个发达国家会选择购买?”

  “往往是以接近成本价的价格卖,给第三世界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情况和咱们相差无几,手里能拿出的钱更是寥寥无几,与其说是出口,不如说是帮助第三世界搞建设。”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我们缺乏商品核心竞争力!”

  无论是几大工业部,还是最高当局,已经洞察出国内各企业全部缺乏对外竞争力。

  以往,国有企业始过着吃大锅饭,全国一盘棋的任务模式。

  国门未打开前,大量问题被隐藏在水下。

  即使有人发现,也不会过于关注。

  随着国门彻底打开,经济改制速度越来越快。

  一大堆之前被刻意忽视的问题,几乎是在一瞬间浮上水面。

  企业改制迫在眉睫,国家全面推开政企分离。

  停止向国有企业下拨资金这种传统经济模式了。

  为企业提供自主权,提供政策帮扶,安排国有企业自负盈亏,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

  用近乎逼迫的方式,将一大批企业从计划经济框架下赶出去。

  赶到市场经济这条路上。

  王长生打断林凯峰的话,徐徐说道:“你是打算通过入股的方式,进一步鞭策这些企业,让他们加速改变,集中各企业优势,增强商品竞争力?”

  林凯峰直言不讳道:“之前的大工业生产线合作,得以让北方机械公司的各种商品,源源不断出口到海外市场,集团作战的商业模式,不但为我们公司获得大量资金,也让我感受到了抱团取暖的重要性。”

  “如果不将部分企业团结在一起,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最后能活下多少呢?”

  “领导,我想没有人能做出保证。”

  “一家企业陷入瘫痪,与之相对应的是大量职工无事可做。”

  说到这里,林凯峰将话题切入到正题。

  投资江城柴油机厂,人为建立起一个先例。

  以往,国有企业的生产和研发资金,统统来自国家拨款。

  时间进入到80年代,股份改制成为企业发展的新方向。

  自筹资金,明确股权。

  自主生产,按照市场导向发展。

  时代的大潮前,不是所有企业都能马上调转方向,奔向新的赛道。

  必然会有大量的企业和工厂陷入原地踏步,直接停滞不前的局面。

  林凯峰要打破外部资金,不能入股国有企业的先例。

  以点带面,向一系列有希望的企业注入资金。

  将他们团结在以北方机械公司为主的商业集团内部。

  通过大量企业的紧密配合,拉动入股企业的生产和研发能力。

  扩展出口商品范围。

  家用电器只是开始,工业设备也不是终点。

  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船舶钢铁,通讯设备……


  (https://www.173xsw.cc/4320_4320341/11110942.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