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岛国经济寒冬


龙国从5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计划经济,一直到70年代末进行经济改制。

  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各系统内部的企业一直过着全国一盘棋,共吃大锅饭的日子。

  不分彼此,互相配合。

  任何一家企业独家专利,其他企业都能无偿共享。

  生产资料以平价调拨的方式进行供应,一家企业研究出现困难,马上会有大量的企业伸出援手。

  自从实施经济改制,国家减少对下面企业的财政拨款,各企业开始进行股份制改制,自谋出路,自负盈亏。

  一系列的新问题,出现在各家企业负责人面前,如何走市场经济这条路?

  如何在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中,为自己谋求最大的利益。

  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各企业。

  八十年代初期,西风东进。

  大量国外商品进入龙国,各种夸赞外国的言论不绝于耳,导致一大批国内企业负责人萌生了一种天真的想法,认为外国人看重契约精神。

  只要保质保量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产品,自家企业就能获得丰厚的利润。

  现实是残酷的。

  看到北方机械集团与岛国光刻胶企业的矛盾,一盆凉水泼到了众人头上。

  外国企业不是善男信女,西方人又不是慈善家。

  一旦某家企业走出国门,迈步进入国际市场,与某些海外企业发生矛盾,其他企业即使没有群起攻之,也一定会趁机落井下石,从你身上狠狠的捞上一笔。

  全球光刻胶集体涨价就是最好的证明。

  上级部门和北方机械集团为什么召开这次大会,众人其实心知肚明。

  随着会议的进行,会议精神渗透到众人脑中。

  集中精力,共同发展,携手对抗西方企业的双标政策。

  一条条发展决策,成为了会议的主基调。

  电子工业部将和北方机械集团联手,成立一家大型半导体企业。

  龙国微电集团。

  参与会议的各个企业,都将成为这家集团的配套成员。

  电子工业部提供政策,各个层面的全力支持。

  北方机械集团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市场资源。

  两家各占一半的股份,电子工业部不负责集团实际工作,仅提供导向指导。

  一些大的问题上,由林凯峰自行做主。

  集团每年获得的收益分成三份,一份上交相关部门,另外一份投入到众多半导体企业的发展当中。

  最后一部分作为北方机械集团的收益。

  会议结束,各企业接到的第一笔订单。

  整合现有资源,重点发力各家企业的优势项目,形成一套完整的半导体上下游产业链。

  这种上下游产业链不同于北方经济集团自己,构建的半导体产业链。

  涵盖了全套的技术,研发,设备更新升级,技术人员培养。

  合作内容极为庞大。

  一句话两句话根本说不清楚。

  紧接着,林凯峰对搬迁到鹏城工业区的技术团队进行了项目细分。

  保证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林凯峰单独从技术团队中分出一批人,对目前的处理器进行进一步的升级。

  目前,机械集团分别拥有设计8位和16位游戏机处理器的能力。

  这些在林凯峰看来远远不够。

  32位处理器的研究必须马上立项。

  距离广场协议正式开始,还有一年的时间。

  一年后,米国将会带领多国财长,一块对岛国进行经济收割。

  在这场经济收割中,岛国经济成了最大的输家。

  长达二十多年的经济上涨被米国强行摁下了暂停键。

  几年以后的全球经济危机,彻底戳穿了岛国的经济泡沫。

  从那天开始,岛国经济一蹶不振。

  整场经济收割计划,米国针对的不但有岛国,还有另外一个经济大国。

  西普鲁士。

  同为战败国,西普鲁士和岛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个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另一个是多领域发展的科研大国。

  和岛国不同的是,西普鲁士虽然也被米国针对,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

  原因全在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震惊全球的一件大事。

  苏盟土崩瓦解。

  各成员国和卫星国,纷纷分家单过。

  西普鲁士完成了与东普鲁士的合并,获得了全新的市场。

  “林大哥,你真是太神了,最近两年的港城的房地产市场,简直崩得一塌糊涂,大量因为炒地皮而一夜暴富的老板,最终选择了跳天台。”

  不久后,王磊来到了内地。

  经过近两年发展,林凯峰和王磊成立的房产投资公司已经颇具规模。

  房产公司成立之初,林凯峰下达两项决策。

  第一,立足港城,找准机会对港城的一大批房产项目进行收购。

  第二,投资国内。

  在沿海经济特区等主要城市,修建居民住宅,商业酒店。

  前不久,王磊和鹏城有关部门达成协议,将在鹏城修建一套现代化的居民住宅。

  同时还将在林凯峰的工业区外围,修一座大型商业酒店。

  林凯峰将泡好的茶水递给王磊,说道;“任何事情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整个70年代,全球经济都在上涨,港城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贸易都市,凭借着自身的电子制造业,整体经济高速发展,连带房地产价格直线上扬。”

  “又由于港城的特殊地理位置,极容易受到外部风向的影响,自从国家和英伦达成了港城归属谈判,当地资本变得惶惶不安,投资者逐渐对港城的房产失去信心,房产价格自然会直线走低。”

  “再过一两年,港城的房产价格将会重新上升,内地已经表明态度,不会对港城现有的经济发展进行改变,继续保持港城现有的发展模式。”

  闻言,王磊将茶水放到一旁,说道:“这一点,我和林大哥的看法相同,从今年开始,移民国外的本地居民数量开始减少,证明人心已经稳定下来,当人心一旦稳定,对于住房的需求会进一步的提高。”

  “长期低迷不振的房产价格,很快也会出现改变。”

  林凯峰补充道:“港城的房产市场将迎来新的春天,反倒是岛国经济,马上就将进入到寒冬。”


  (https://www.173xsw.cc/4323_4323916/11110850.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