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带着爸妈穿越,在古代开设福利院 > 第118章 秋假可不是一般的累

第118章 秋假可不是一般的累


一段时间的鸡飞狗跳以后,大家都适应的差不多了,然后就赶上了放秋假。

  学堂里定的秋假是七天,是让孩子们回家帮忙收割庄稼的。十个秀才松了一口气,这段时间适应郑家学堂的各种节奏也是累的不轻,有人提议:“放假的时候咱去县城里转转吧,这段时间可把我累坏了。”

  其他人马上附和:“走走走,早想去了,来了以后还没出去玩过呢。”

  结果放假的前一天,夫子带了一大摞的试卷来到教室,和蔼可亲的对着十几个秀才:“来来来,这是本夫子为你们准备的假期礼物,每人七套,人人有份,不争不抢哈。”

  “啊?这么多?”

  “真的假的?”

  “我是不是幻听了?”

  听着一片的怨声载道,夫子笑眯眯的说:“不用这么高兴,这只是其一。还有,明天开始秋收,为了让我们大家能够体验真实的农家生活,明天开始,上午大家都到地里帮忙收割,下午的时间自己安排,不强求。”

  好一个不强求,看着手里的试卷,大家的表情都有点不太好看:“有这么多的试卷要做,下午还能安排啥?”

  看着大家的状态,夫子觉得有点于心不忍,毕竟他们以前可真没吃过苦,这从他们蹲马步腿能打摆子就可以看出。

  “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夫子环视了一下,决定要做一个受欢迎的好夫子。

  所有的目光都看向了夫子,但是眼神都充满了不信任,真不知道还有什么糟心事等着他们。

  “从明天开始,你们所有人的外衣可以交由生活管理统一清洗,但是你们贴身衣物还是要自己洗。”

  这下大家明显愣怔了一秒,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差点欢呼起来,原来真的有好事呀?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还是考虑到来这里是让他们体验的,并不是真的来吃苦的,让他们有自理能力,知道农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就行了,其他还是以读书为主,所以当他们会了以后,就不再占用他们的宝贵时间了。

  看着大家情绪差不多了,夫子边往外走边撂下一句:“那我就不打扰大家了,今天到此为止,祝愿大家有个美好的假期。”

  看着他走出去,孩子们马上变成一窝蜂。

  “怎么还要下地?走的时候院长也没说这事呀。”

  “放假的课业也太多了吧,这么厚。”

  正讨论的热闹,门口突然传开夫子那充满爱意的磁性声音:“哦,明天早上卯时初会来叫大家起床,今晚早点休息。”

  教室里顿时一片寂静。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门口:“卯时初?确定不是在开玩笑?”

  卯时基本上就是凌晨五点到七点的样子,所以卯时初可能就五点刚过。

  看着外来学子们的不可可置信且不能理解的表情,郑家学堂的学子们好心解释:“每年秋收的时候大家都会起的比较早,因为早上凉快。”

  “这几天会比较累,怕你们不太适应,大家今晚还是早点睡吧。”

  这几天大家已经混熟了,郑家的秀才们好心提醒。

  秀才们也不傻,知道第二天要下地,都把自己收拾的挺利索的,方便劳动,也约好了第二天一起穿体育课专用的短打。

  感觉好像还没睡着,连太阳都没出来呢,就被喊起来了,一群人睡眼惺忪的起来,匆匆喝了点豆浆,吃了个饼,就跟着郑家人下地了。

  郑老爹带着去的,虽然现在家里这么多人,但每次秋收春耕的时候,郑老爹还是忍不住要去,劝了几次劝不住,也就随他了。

  因为自家老爹去了,所以家里其他的人,有空的话也会去,比如今天的郑老四,郑文承,而为了以身作则,郑老二也跟着去了。

  今天收的是小麦,  所以人手一把镰刀。

  到了地头,郑老二作为校长,亲自示范了割小麦的正确姿势:“来,大家看好,像我这样,双脚分开保持平衡,身体呈弓形,左手反握麦子,右手握镰刀30度斜角,向怀里的方向使劲,速度要快。”话音未落,啪的一下,一把麦子就被割了下来。

  “来来来,大家试一试。但也要控制住力气啊,别伤到自己,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一定很快可以学会的。”郑老二热情的招呼着。

  “来来来,你们一人一拢地,站的稍微远一点,别相互伤害。”

  虽然不乐意干农活,但是秀才们倒也觉得这件事情还有点新奇,甚至有点跃跃欲试,纷纷拿着镰刀比划起来。

  “哎呀,郑校长,这个怎么砍不断呀?”

  “你一把抓的太多了,少抓一点。”郑老二看了一眼。

  “哎哎哎,你腰再往下弯一点,尽量往低了砍。”郑老二干脆站了起来,他觉得自己可以再忙一会儿。

  “哎呦喂,摔死我了。”

  大家的目光都转向了声音的发源处,发现有一个摔了个屁股墩,都哈哈笑了起来。

  郑老二把他拉起来:“大家注意安全哈,也不要太用力,平衡要掌握好。记住,麦子不是被拔出来的,是用你们手里的镰刀砍断的。”

  在他们还学习的时候,郑家的四个秀才已经割了一大片出来,其他人好像受到了鼓舞,或者是不甘于落后的心理,也卖力的干了起来。

  但是没一会儿,就有人吧嗒坐到了田里。

  因为一直弯着腰,真是太累了,然后看看手,都有点疼了。

  可是看看别人,除了他们这十个,其他人都已经割了老多了。

  “这可真累啊,这么多,得多久才能割完呀?”一个秀才看着大片大片的麦田感叹。

  “种地确实辛苦呀,这么一会儿我就受不了了。”  另外一个也停下来,拔开水壶盖子,“咕咚咕咚”灌了一气的凉白开。

  就这样干干停停,一早上的时间,让一群精神小伙变得萎靡不振,一个个耷拉着脑袋,耷拉着手臂。

  “好了,今天到此为止吧。”看着一群累的腰都直不起来的秀才们,郑老二终于发话了。

  听到终于可以走了,一群人本来想露个笑容出来,扯了扯了嘴角觉的很费劲,算了,已经这么累了,就别再勉强自己了。

  在他们休息的时间里,郑氏学堂的那四个已经把他们收割的那些捆好:“校长,我们把这些送到场上吗?”

  听着貌似还没完,其他人瞪大了双眼看着郑老二。

  “不用了,你们就放在这儿,回头用车来拉。”

  这一段路还好,牛车能到,给大家省点力气。

  一群人蔫蔫的往回走,回头看了看其他人还在挥汗如雨:“他们不回去吃饭吗?”有人发出疑问。

  “一会儿会有人来送饭,他们就在地头吃上一口,继续干活。”

  “今年跟着你们我们也得到了优待,以往我们也都跟着做一天。”

  “是的,小的时候做不了太多,就跟着打下手,郑校长说我们不能光读书,真的变成双耳不闻窗外事,最重要的是懂会生活,衣食住行缺一不可,所以我们每年会跟着下地,经常会给我们安排各种实践课,什么都有。”

  “对对对,校长还让我们学补衣、做饭、野外生存等等,他说人一辈子不一定遇上什么事,有些技能学会了,可能某天就是你的救命良方。”

  “而且,郑校长经常教导我们一定要能体谅别人的不易,不要因为自己有伞就觉得所有人都不会淋雨。”

  听着郑氏学堂的四个人一脸骄傲地说着郑校长对他们的说过的金玉良言,几个人都没有说话。

  虽然年纪不大,但都是考上秀才的高智商学子,各种理解力和感知力当然不会差到哪里。

  一鸣书院本身就是个不错的书院,吴院长也会注重这方面的引导,但是从来没有像今天听到的这么直白,也没有亲身体验的这么深刻。

  突然觉得,好像读书也没有那么辛苦了。

  回去匆匆洗了洗,又随便吃了口饭。虽然今天的肉给的多了,但是真没什么胃口。

  回到宿舍就个个往床上一瘫,睡了个昏天黑地。忘记了麦子的同时,也彻底忘记了那厚厚一摞的卷子。

  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终于有人醒来了,揉揉眼睛,调整一下身体,找个舒服的姿势闭目养神,突然觉得不太对,抬头一看,感觉外面光线好像有点问题。

  有个年龄大一点的稍微懒了一下,挣扎着起来,开门看了一眼,马上回头喊伙伴:“赶紧起,赶紧起,太阳都要落山了,课业还没做呢。”

  这时正好郑家的四个秀才抱着书从学堂里回来:“哎呀,你们可算是起了,今天真是累坏了吧?中间我们去叫了你们两次,都没人理会,我们只好自己去了,赶紧起来把卷子做一下吧,还挺多的。”

  把众人都叫起来以后,看着那四个刚回来又往外走,就顺嘴问了一句:“你们去哪儿?”

  “这天儿不早了,我们去地里帮忙把东西收拾一下,你们赶紧去写吧,天黑了,张夫子就不让写了。”

  看看日头,几个人赶忙拿着东西往教室走。


  (https://www.173xsw.cc/4567_4567545/11111024.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