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末日天劫 > 第42章 粮食的丰收

第42章 粮食的丰收


我随着孙老祖宗的对外话事人。孙崇国。来到伊市,我们租的土地上看了一下,农民工正在奋力的收割,看来今年的粮食还不错,

  孙崇国看着我有些兴趣怡然:“这个天劫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下来,始终感觉都像一个时刻等待掉下的靴子,让人难受。”

  “为什么老祖宗,要做这么多土地种这么多粮食?他有什么想法没有?”

  “其实我也不太明白,但是我知道老祖宗说的话,我们全部会执行的,是一丝不苟的去执行。”

  “为什么?难道他的话就没出过错吗?”

  “你还真没说错。”

  “为什么会是粮食?也就是说天灾。”

  “这是我的猜测啊,你别当真,你看一下,瘟疫,我们是医道家,洪水。我们住的海拔比较高,不可能洪水齐天门吧。至于战争或者是人为的破坏,那些东西在前面这几项里面,那就不值得一提。”

  “你这样说的话,好像只剩下粮食了。”

  “对,因为每个人都要吃喝拉撒,只有粮食是不可能一下就有的。”

  “可是粮食多了,贮存有些麻烦。”

  “这些你放心。包括你带来的那个小孩子,跟老祖宗他们不一样。”

  “假如这次天劫,持续的时间不长。估计还有不少人活着,假如时间太长了。你经常跟在老祖宗旁边,有没有听过?”

  “我只听老祖宗提的,这次天劫是什么?到底会不会换人类?只有你带来的那个小孩子师尊知道,但是他根本不会说。因此老祖宗猜测,粮食的可能性比较大。”

  “我也听说过,我们这代地球人是第十三代,下一代是第十四代,也就是说我们有多少十三代的人过渡到第十四代人去。”

  孙崇国看着茫茫的田野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我女儿曾经说过,现在还剩不到三万人,这个人是指什么人,难道我们就不算吗?”

  “其实我也听说过,他说人是指天道认证的,天道认证,天道怎么认证啊?”

  “天道认证的人,就是说这个人一生不会出什么事,哪怕很危险的他也会轻松的避过。”

  “上一次去你们村里,老总总说你们千多人就有七百多人被天道认证过了,牛啊。”

  孙崇国这个时候,表现的很欣然:“那是自然,我们村里是宁可吃亏,也绝不会干缺德的事儿。说个事儿给你听吧,你也许感到很奇怪,前几年我都记得不太清楚了,我开车在外面跑,全村的人就是我开车开的最多。”

  “哪怕你技术再好,别人也可能撞你,我去广省的时候,在山区道路上,被一辆大货车违规行驶,我急忙躲避开,开进旁边的峡谷里面。那一次我想自己完了,在掉下去的过程中,车门忽然打开了,我被一下给抛了出来,挂在树上。车辆摔的粉碎,当时我就笑了起来,说实话吧,我还从来没有那么开心的笑。”

  “从此以后,我便遵循天道,良心做事儿。”说着指着这些,还在农田里干活的农民工:“他们需要我办的事,我都一心一意的帮他办好,包括老人生病,小孩上学,都是我专门去跑的,从来不假手于人。”

  “谢谢你。”我由衷的说了句:“我知道天道认真的人是什么了,我父亲也教过我,做事凭良心。”

  “对呀,我从来没有和一个外人聊这么久,因为我们都是人,只有人和人才能很好的聊天。”

  他说这句话,让我迷糊了很久。很多年以后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不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吗?不过好像也有些不对,但又说不上来。

  “明天我会去毛熊国,你去不去?”

  “去,怎么不去,我这次出来就是为了了解这些的,我女儿说我离地太久了,要沾点儿地气。”

  “我也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女儿,学的是农业,她专门攻种子的技术,想让农业种子不再需要种子公司提供,可以直接在。收割的种子里面挑选出来就行,都已经有可行性的方案。”

  “我能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吗?”

  “如果天劫来了,假如是粮食的问题,那时候没有种子公司了,这些粮食又不能自留种子,或者是留下的种子不行,那我们还不是死吗?”

  这个时候,一位晒得很黑的,农民工走了过来:“孙兄弟,这些粮食晒干了,已经快堆不下了,是不是还需要放在哪个地方?”

  “老郑,你们继续收,今晚上就有人过来拉走,都是按照标准打包的吗?”

  “孙兄弟你放心,一切按照你们的标准打包的,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一下孙兄弟,你这样打包准备放多久啊?十年或者二十年?”

  “老孙吗?这个真说不定,说不定拉出去几个月后就用了,也说不定放个一两年。”孙崇国笑嘻嘻的同老孙头开着玩笑。

  我望着这边成为的塞上江南,心里也有一股说不出的异样,难道真的是粮食吗?如果真的是换人类,那这个时间可就有点长了。

  “孙哥,我问一下,你有没有问过老祖宗,最长的天劫时间有多长?”

  “不敢问,老祖宗,你看着他很慈祥的,有些问题能问,有些问题你千万别问,这是我们那儿的规矩。”

  “我一下想起来了,你的粮食是全部拉回蜀都吗?”

  “囡囡说过,拉回去她有办法处理。”

  “好吧,明天我们就去毛熊国看一下那边的情况。”

  我望了望天,天气还不错。

  飞机上,孙崇国介绍了毛熊国这边的情况。

  “我们在贝加尔湖下游,租了很多土地,全部种小麦,这边气温比较低,不适合种水稻,其实你不知道,这边的土地有多肥沃。”

  我看着孙崇国那崇拜的样儿:“怎么个肥沃?”

  “这边的农作物我们从来不用肥料,请这边的工人最简单,他们一年之中只做半年就可以了,其余的都是霜冻期,没法种植。”

  “那这边的运输怎么样?”

  “这些你更不用担心,虽然很慢,但是粮食的品质特别高,我咋就搞不明白了,毛熊国这边的人为什么自己不种呢?后来我到了这边才知道地太多了,他怎么做得过来?”

  “那我们是怎么操作的?”

  “全部机械,从我们国内带了很多技术人员过去。”

  “那粮食产量是不是很高?”

  “你到了就知道了,他们那边的小麦,就是做出来的馒头就比我们国内的香,全是有机的,我们租的土地都可以说算是处女地吧,全是第一次种植。”

  结果,我到了以后才理解,什么叫地大物博,什么叫一望无涯。

  “看到没有?这儿是人少地多,这里百分之八十的农民工都是国内的,干半年,休息半年,还是发一年的工资,就是这边的天气太冷了。”

  “你们当时是怎么找到这个地方的?好像还挺偏僻。”

  “你知不知道有句话,叫多交朋友,广开财路,食五谷生百病,我们是学医的,医道上面的朋友很多,稍微打听一下,很多人都会给我们提出很中肯的建议,我们不就来了吗?”

  “孙哥,我问一下,明年还加大投入吗?”

  孙崇国反问了一句:“你们呢?”

  “肯定还要加大,现在的天气你看没看?异度的反常,前不久新闻里面我们你的大沙漠,一年下了半个月的暴雨,暴雨量是前三百年来的总和,现在这个大沙漠里,湖泊众多。”

  “什么时候的事啊?我怎么没有听说过?这也太反常了吧。”

  “还不到一个月,中东的大户,也跟着下了一场暴雨,你知道什么情况吗?暴雨成灾,听说死亡人口就达到了一千多人。这种情况我们都没在历史上见过。”

  孙崇国听了以后,慢慢的蹲了下来,低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过了一阵,他拿出手机打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的电话,才回头对我说:“以后我们两个,你要把天气各种各方面的异常情况告诉我。”

  “不就是一般天气情况吗?年年就有灾难。”

  “人狂有难,天狂有灾,而且这个灾难还不是一般的,这个天劫的时间应该是很长,我是这样想的,他不会一下就没了收成,一下就下大雨把我们给淹死了,说不定现在已经开始了。”

  他这一下说的我都有些提心吊胆了,要是真的和他说的一样:“明年我还是加大投资力度,干农业,松哥,你是这方面的能手,希望能多帮助帮助。”

  “你怎么说这样的话呢?我们就是一家人,这是老祖宗给我们说的,到时候还有可能求教小侄女呢。”

  “去不去看一下贝加尔湖?”

  “来就来了,去看一下吧。”

  贝加尔湖,这个空间最大的淡水湖泊,在这个空间里面百分之二十的淡水,原本这个湖泊是华夏的,古称北海,庄子在他书称,北海有鲲鹏,应该指的就是这里。

  后因各种原因,特别是气候的问题,就变成了毛熊国的了。

  我感觉到孙崇国的气度,在某一方面。他特别的能干,用他自己的话说,不管在哪一方面,都要做到最好。


  (https://www.173xsw.cc/4623_4623067/11111099.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