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 > 第16章 喜从天降

第16章 喜从天降


他们仿佛找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纷纷围了上来,准备对贾环进行一番奚落。

  “他总在人前炫耀自己是贾府的少爷,好像多了不起似的。”一个学子撇了撇嘴,不屑地说道。

  “可你看看,贾府的公子们哪个不是有马车接送?就他没有,真是可怜啊。”另一人幸灾乐祸地笑道,仿佛找到了贾环的软肋。

  “说不定他根本就不是什么贾府少爷,只是个冒牌货而已。”又有人添油加醋地说道,语气中满是嘲讽和挑衅。

  这些嘲讽声,犹如利箭穿心,一支支射向贾环的心头,令他不由自主地紧握双拳。

  然而,他仅沉默片刻,便缓缓松开手掌,心中涌起一股冷静与坚定。

  不过是孩童的无知与轻薄罢了,他又何须与他们斤斤计较?

  待来日功成名就,那才是真正的反击,方能令他们刮目相看。

  想到此处,贾环心中豁然开朗,他挺直腰板,昂首阔步,头也不回地踏上了归途。

  他深知,前路虽坎坷崎岖,但只要心志坚定,步履不辍,终有一日会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步行而已,何足挂齿?

  遥想儿时求学,哪个不是跋山涉水,行程数里。

  这从学堂至贾府的三四里路,于他而言,不过是锻炼身心的良机。

  他步履从容,心怀壮志,仿佛踏上了通往未来的道路。

  一回到家,贾环就迫不及待地躺在了床上。

  首先声明,不是他的身体不行,实在是原主身体太差了……

  那三四公里的路,都不知道歇了多少次,也难怪原来的贾环那么不喜欢去学堂。

  今日来回奔波两趟,属实有些疲惫不堪。

  稍事休息后出门,向东张望,却不见赵姨娘身影,连小鹊和双喜也未在旁,只得重回屋内。

  打开书包,取出今日于学堂精心抄录的《论语》,正欲潜心品读之际,贾环却陷入了沉思。

  这所谓的书包,实则并非后世那种背负于肩的款式,而是挎于身侧的简易之包,称之为挎包或许更为贴切。

  只是世人习惯称之为书包,贾环亦只能随俗而呼。

  贾环手中的书包,是赵姨娘亲手为他缝制的。

  赵姨娘的想法比较简单,希望自个儿子能在读书上有所建树。

  将来若是能考取功名,成为乙科进士,她便可借此抬正身份,成为贾政的二房,也就是二房。

  名称也会由姨奶奶改为姨太太。

  谁知贾环性格顽劣,除了爱在府里向丫鬟、仆人们炫耀自己的少爷身份,便是撒泼耍赖。

  学堂那边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个月也去不了几次。

  这还是害怕挨打,才不情不愿去的。

  看见贾环这般模样,赵姨娘的期盼渐渐落空。

  但不管怎样,贾环都是她的心肝宝贝。

  即便读书不成,将来成家立业后也能得到好的差事,保障他们的后半生。

  因此贾环对赵姨娘而言,不仅是她的心头肉,更是她后半生的依靠。

  这也是为什么贾环掉进池塘昏迷不醒时,赵姨娘会哭得撕心裂肺。

  若是没有贾环,她的日子便如同隔壁的周姨娘,在府里如同隐形人,过得连王夫人和贾宝玉的丫鬟都不如。

  赵姨娘回来时,嘴里骂骂咧咧。

  不用想,显然是被王夫人叫去立规矩了。

  作为贾政曾经的通房丫鬟,赵姨娘因生下贾环和贾探春而升为姨娘,但每天仍需向王夫人请安立规矩。

  回来发牢骚,估计是遭到了王夫人的责罚。

  贾环想出去安慰母亲,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因为这种情况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尤其是他犯错时,王夫人也会把责任推到赵姨娘身上。

  想要改变这种境况,唯有高中进士,将赵姨娘抬为侧室,这样她才能免去每日立规矩之苦。

  这样一来,贾环又多了个努力奋斗的理由。

  苏州城的阊门,是人间最繁华风流的地方之一。

  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上有条仁清巷,巷里有座葫芦庙,庙里曾经寄住的一个穷儒。

  穷儒姓贾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湖州人士,出身诗书官宦人家。

  这人便是我们所熟知的贾雨村。

  且说贾雨村与甄士隐相识,而后得到甄士隐的五十两白银资助。

  再说那年雨村得士隐赠银相助,次日就赶往京城,三篇文章,十分得意,中了进士,当了县太爷。

  贾雨村虽有才干,但依仗才能,怠慢上司,不久被参了一本,革去职务。

  他把家眷与积蓄送回故乡安顿好,就独自出来,游览天下名胜。

  最后来到扬州,做了盐政林如海女儿的老师,也就是林黛玉的老师。

  贾雨村素有阅读朝廷邸报之习,这一日闲暇之余,又信步走向城门。

  未曾料及,尚未瞥见邸报,忽闻有人呼唤其名。

  循声望去,贾雨村惊讶地发现,呼唤之人竟是昔日同僚张如至,那位因一案而遭革职的友人。

  回想起初到扬州之时,自己病倒在客栈,病愈之后竟陷入断炊之困。

  幸得张如至引荐,使自己得以在林如海府上,担任林黛玉之师。

  否则前途茫茫,尚不知何以为继。

  因此,遇见这位故人,贾雨村自然心生亲近,欲与之叙旧。

  正当他拱手作揖之际,张如至已抢先开口,声音中满是喜悦。

  “雨村兄,恭喜了。”张如至笑吟吟地说道。

  此言一出,贾雨村不禁感到一阵疑惑。

  “如至兄,你此言何意?我实在不知有何喜可道。”

  贾雨村眉头微蹙,脸上露出些许困惑之色。

  张如至见状,哈哈大笑起来,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他拍了拍贾雨村的肩膀,解释道:“雨村兄,我得知上面有起用旧臣之意,且最近有在四处寻觅人才。今日碰巧遇见你,岂不是喜事一桩?”

  贾雨村一听此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之色,但又迅速掩饰住。

  旋即瞪大眼睛,语气急切地追问道:“如至兄,当真如此?”

  张如至点头微笑,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自然是真的,不然我又岂会拿此事来诓骗雨村兄?”

  他略微停顿了一下,许是在思考什么,接着若有所思地说道:“雨村兄若是不信,何不回去问问林盐政?他必定知晓此事。”

  说着,他走近贾雨村,刻意压低声音道:“届时,雨村兄也可借林盐政之手写一封举荐书,相信有此举荐书,定能助雨村兄官复原职。”


  (https://www.173xsw.cc/4794_4794827/11111126.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