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上看小说 >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 第226章老朱、朱标、朱允熥蹲门槛

第226章老朱、朱标、朱允熥蹲门槛


从这个视角望向皇宫,一切竟是那样的不同寻常。

宫墙显得更加雄伟壮观,门洞之后的三大宫殿,更是威严无比,气势磅礴。

不过,脚下的石板路,冷得让人膝盖生疼。

在西华门前五花大绑、跪着的朱允熥,仰望着空旷的皇极殿广场。

想了想,他又扭头望向一旁的刘远。

心中暗骂这家伙真够狠。

朱允熥不禁怀疑,这家伙是不是借机公报私仇。

将自己捆绑得动弹不得。

直到回到应天城,朱允熥才恍然大悟,明白今日这出戏是非演不可。

不这样做,既无法向老爷子交代,也会让朝廷那些本来就复杂的事务变得更加棘手。

毕竟,承担责任时,总得挑些轻的来担。

相比于浙江道半数遭殃,擅自返回京城显然是更为敏感的政治问题。

朱允熥脑子一团乱,琢磨着待会儿朱元璋召见时,怎么为自己的下一步棋铺路。

可他的思绪还没理清,耳畔猛然炸响一阵咆哮。

“你这浑小子。”

“谁准你回京的。”

“信不信咱立马打折你的腿。”

一阵怒斥后,朱允熥还没及抬头,一道黑影已从眼前掠过。

紧接着,一股大力撞上肩膀,整个人不由自主往后栽去。

当视线再次清晰,朱元璋那张阴沉带笑的脸就近在咫尺。

“皇爷爷……”

“少废话。”

朱元璋双手叉腰,眼睛一瞪:“跑浙江溜达一圈,长能耐了,会自作主张是吧?”

话音未落,朱元璋的目光已落在满身泥泞、灰头土脸、还被小臂粗的麻绳五花大绑的朱允熥身上。

是不是骂狠了点?

刚才那脚踢得狠了些?

这家伙被哪个混账绑得这么紧,手腕都勒红了。

“谁干的。”

不待旁人开口,朱元璋手指着麻绳,大声呵斥:“哪个王八羔子绑的?”

刘远刚低头转身,手还没抬起来,朱元璋的脚已经飞踹过来。

皇上这一脚没用多大力,刘远还偷偷往前迈了一步,免得皇上腿抽筋。

实实在在挨了这一脚,刘远立刻配合地哎哟一声,顺势坐倒在地。

朱元璋气愤道:“一个个机灵得不像话。”

骂归骂,朱元璋还是踱回朱允熥跟前,沉声问道:“说吧,回来干什么。”

朱允熥苦笑中带着几分尴尬:“孙儿走到城门口才意识到,自己不该回来。但既然回来了,总得回家看看您跟父亲,只能把自己绑了。”

“哼哼。”

朱元璋脸上挂着不悦,心头却莫名地舒坦起来,依然佯装着愤怒地说。

“肯定是跟你那个不成器的二叔厮混太久,他去年负荆谢罪,你就来个自我捆绑回宫的把戏。”

与此同时,浙江道杭州府布政使司衙门深处。

一记响亮的喷嚏轰然响起。

朱允熥憨笑一声,“其实是孙子看不得爷爷跟父亲在家中,整天听着那些聒噪,又因为孙子不能发脾气,因此才急匆匆地从浙江道赶了回来。”

“你小子能扛几斤重的事,真是不省心。”朱元璋有气无力地数落着。

可那份威严,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跟在后面的刘建安见朱元璋这副模样,赶紧上前,亲手解开了朱允熥身上的麻绳。

他一边弯腰忙碌,一边说道:“三爷回来就回来嘛,干嘛这样折腾自己,看这手腕都红肿了,怕是要好几天才能消呢,老奴瞧着都心疼。”

这老家伙总是这么会说话。

解脱束缚的朱允熥,双手慢慢揉转着酸痛的手腕。

朱元璋环顾四周,一屁股坐到了西华门门槛上。

那边,坐在轮椅上的朱标轻轻一挥手。

周围的内侍和禁军亲兵立刻退到远处。

“说吧,这次回来又想搞什么名堂,别跟咱说是为了帮咱分忧解难。”

朱元璋叉开双腿,双手撑在膝盖上,目光锐利地审视着朱允熥。

见朱元璋没了之前的怒火,朱允熥一翻身,盘腿坐到了地上。

不等他开口,朱元璋眉头紧锁道:“去武英殿拿几个软垫来。”

刘建安闻声立即转身,亲自奔向西华门后的武英殿去取软垫。

朱允熥适时开口,“允熥在杭州时琢磨着,这次田赋和商税的改革,经过去年冬天到现在的运作,浙江那一带基本没人敢再反对了。”

“就算偶尔有点小动静,有汤醴在那里坐镇,也不至于翻起什么大浪。”

朱元璋的眼睛微微眯起,缓缓点头表示认可。

朱允熥继续说道:“但是,这件事我们做得太显眼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咱们最终目的是让全国都实行。”

“应天这里聚集了全天下的官绅功勋,他们肯定会感到不踏实,对这事有意见。说不定在我回京城的路上,他们就已经参过我了。”

朱元璋哼了一声,斜睨了眼朱允熥。

“几张纸几句话就想让咱改变主意?他们还嫩了点。”

朝堂上确实有过争论,甚至有人密谋对策,但都被朱元璋压下来了。

一切正如朱允熥预料,他微笑着说道:“所以我回来,正是为了帮爷爷排忧解难的。”

“你心里有主意了?”

朱元璋扭了扭脖子,语气深长地问道。

朱允熥用力颔了颔首。

这时,刘建安麻利地搬来了垫子,赶紧将软垫垫在了朱允熥的身下。

坐在厚厚的垫子上,朱允熥盘起了腿,舒适而自然。

“允熥认为,今年浙江道的贪官已被惩治,朝廷虽然有备用的官员人选,但如果要人尽其才,短时间怕是难以填补所有的空缺。”

“这些年,不光是朝廷各部门,就连地方官府,也有很多职位空缺。从情理到国家大局考虑,朝廷今年应该下旨开设恩科,广招天下英才,为大明朝效力。”

朱允熥的声音在西华门内回响,眼神闪烁着期待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

这提议,实则大胆且不循常规。

通常,除非国家初建如洪武4年5年那样急需人才,才会连续两年开设恩科。

而大明朝的第三次恩科,直至洪武十八18年才重启,之后便定为3年一度。

按理说,下一次应当是在洪武27年。


  (https://www.173xsw.cc/5205_5205120/11110916.html)


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www.173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173xsw.cc